上半年全国300城宅地供求规模降幅超三成,土拍市场分化加剧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加剧,满足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了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性化需求
当前,仅部分热点城市优质地块能实现溢价成交,其余城市地块多为底价成交甚至流拍。
7月4日,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规模同比降幅均超30%,土地成交楼面均价和溢价率均较去年同期也有所下降,上半年土地市场表现相对低迷。
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模约86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1%;土地出让金5354亿元,同比下降44.3%。
在供给端,受房价下行去化放缓的影响,供应规模延续缩减态势,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5.6%。
截至6月末,据中指监测,重点22城中有20城发布了2024年供地计划,整体同比下降约10%。
其中,北京、成都2024年计划供应量与去年持平;合肥、广州、上海计划供应量降幅在一成左右;宁波、无锡、长春等城市降幅超三成;苏州降幅达六成以上;郑州、福州、沈阳在低基数影响下,2024年计划供应量同比明显增长。
图源:中指研究院
整体来看,不同能级城市之间的土拍市场呈现冷热分化格局,仅有部分热点城市优质地块尚能实现溢价成交,大多数城市地块都为底价成交甚至出现流拍。
分时间段来看,一季度的情况相对较好。重点22城各月成交溢价率均在8.5%以上,其中,上海、杭州、北京、合肥等城市优质地块热度较高,多宗地块触顶或溢价率在30%以上。
但在步入二季度后,由于各地推地量较低,重点城市的土拍活动相应较少,部分核心城市土拍也出现降温行情,宅地成交溢价率持续下行。仅上海、杭州、成都等地部分地块尚能竞拍出高溢价。
到了6月份,22城宅地成交溢价率已降至3%左右,为2023年以来月度的较低水平。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的土拍市场热度相对较高,推出的核心地块依旧保持热度和吸引力,广深两地则相对较冷。
上半年上海合计出让19宗地,其中13宗溢价,10宗触顶,二季度出让11宗,7宗溢价,5宗触顶,房企举牌意愿相对较高;北京主要受地块质量欠佳影响,上半年合计出让19宗地,二季度仅占6宗,其中4宗区位一般,2宗捆绑商业且起始价较高(海淀永丰地块起始价78亿元,朝阳酒仙桥地块起始价112亿元),多以底价成交。
而广州上半年挂牌的13宗宅地中,只有4宗成交,除了1宗延期外,其余8宗为流拍或终止出让;深圳更是只有1宗宅地成交。
从拿地房企属性来看,央国企仍为拿地主力,部分城市地方国资占比较高,民企占比约两成。
据中指统计,2024年上半年,22城累计拿地金额中,央企、全国布局的国企及地方国资占比合计达75%,其中央国企占比较2023年全年提升4个百分点,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厦门等地央国企拿地金额占比均在八成左右,合肥、天津央国企占比也过半。
福州和郑州两地的地方国资占比较高,拿地金额占比均超七成;杭州、青岛两地的本地民企加大深耕力度,拿地金额占比在五成以上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各地土拍规则也在进一步优化。
6月7日,上海取消了商品住房地价溢价率10%上限要求,将成交地价由市场化竞价确定,进一步提升了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北京也试点实施分段指导价,部分地块上调溢价率上限。
中指研究院研究指出,考虑到上半年各地供地节奏较为缓慢,预计下半年各地将有更多优质地块推出,房企参与土拍的意愿或将逐步增强,局部区域、特定地块有望出现点状回暖。
来源:界面新闻返回搜狐焦点首页,查看更多
网址:上半年全国300城宅地供求规模降幅超三成,土拍市场分化加剧 https://www.yijiajiaju.cn/news/view/13216
相关内容
上半年全国300城宅地供求规模降幅超三成,土拍市场分化加剧上海、杭州等地高溢价地块频出 土拍回暖背后楼市回温、规则生变
多城现宅地高溢价成交,专家:点状高热、分化加剧现象短期仍将延续
上半年土地投资额超288亿,绿城晋升为新的“拿地王”
上半年北京宅地吸金超700亿居全国首位 哪些地块表现抢眼?
杭州土拍又热爆了,绿城近60%溢价率拿地
上半年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24%,二手房“以价换量”价格环比连跌26个月
“三大工程”、新政发力,上半年房地产这些指标环比降幅已收窄
多轮竞拍、刷新楼面价 青岛、南京高溢价地块背后有何逻辑?
北京土拍冷热分化 河北鑫界“夺食”金鱼池地块,指导单价15万